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伤害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2-13 11:4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伤害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伤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伤害

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伤害?
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修行人,尤其是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都不能对众生生起嗔恨心,更不能伤害众生。自己帮助、善待对方,他不但不报答,反而还像对待敌人一样伤害自己。这时候,很多人心里肯定想不通。但是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这个时候也不能生起嗔恨心,也不能伤害对方,甚至还要像对待有病的儿女一样

佛教故事出家缘

的对待他。
父母对儿女非常疼爱,一旦儿女患了严重疾病,父母会对他们更加慈爱,更加关怀。我们也要这样对待众生。众生都患有贪嗔痴慢疑等

佛教的小故事当论据

烦恼疾病,若不是这样,他们也不可能这样伤害我

桂林山水佛教故事

们。所以我们应该悲悯他们,对他们生慈悲心,不应该生嗔恨心,甚至去伤害他们。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一,要明白这也是一种因果。对方恩将仇报、以怨报德,这也是一种缘分。这个时候我们更要善待对方,这样才能了这个缘,才能还这个债。如果我们不善待他,反而记恨他,甚至去报复的话,我们还会继续造业,继续和他结下仇恨,这样不仅对现世问题的解决不会有太大的好处,而且将来还要继续感受果报。



第二,要考虑到生起嗔恨心的过患。若是生起嗔恨心的话,我们的善根、福德都会毁坏。佛在经中讲过,若是生起刹那的嗔恨心,就

佛教故事人物释迦牟尼

会毁坏在千劫当中积累的一切资粮。所以嗔恨心的罪业非常严重,过失非常大。因此一定要修忍辱,不能对对方生起嗔恨心。
第三,我们可以思维修忍辱的功德。能够修刹那的忍辱,也会积累很多的资粮。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积累资粮。
第四,我们还可以思维修自他交换、自轻他重菩提心的功德。如果他以怨报德,你还能像对待自己儿女一样地对待他,甚至还能将功德回向给他,能够承担他的一些痛苦的话,这也属于修自轻他重、自他交换菩提心,这个功德也非常大。
所以,我们在这样的处境中,要观察自己的心态,要思维生起嗔恨心、伤害众生的过患,然后要修忍辱,修菩提心。通过这些方法,才能将仇恨转为道用,否则很难。(达真堪布)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4/34597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伤害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伤害;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894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