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苏轼-苏轼的一件轶事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2-13 07: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苏轼-苏轼的一件轶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苏轼-苏轼的一件轶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苏轼的一件轶事

苏轼的一件轶事

佛教人故事视频


陈文新对生活中的痛苦切莫反复咀嚼。因为,越咀嚼便越伤感,越伤感便越觉悲伤难以承受。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讲述了苏轼的一件轶事。苏轼被贬海南,他的弟弟苏辙亦被贬雷州,五月十一日,二人相遇于藤,一块儿吃面条。两兄弟的性情是不大一样的,苏轼高旷豁达,而苏辙的心底却总是潜伏着某种人生的忧郁。于是,当两兄弟置身同样的境遇时,其反应便大不相同了。转眼之间,苏轼已将“粗恶不可食”的面条

观点明确的佛教故事

吃光

佛教姻缘故事来晚的人

,可苏辙却放下筷子在那儿叹气。苏轼诙谐地问:“莫非你还想细细品味吗?”言外之意是:对生活中的痛苦切莫反复咀嚼。因为,越咀嚼便越伤感,越伤感便越觉悲伤难以承受。
苏辙的举动令我们想起唐代的柳宗元。这位散文大家曾被贬到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后改官柳州,比海南岛近多了,可他却悲愤莫名,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的命运唏嘘感慨。他在《永州八记·钴鉧潭西小丘记》中借题发挥说:以此丘之胜,如果是在长安附近的话,那么贵游子弟一定会出辣价钱购买;可如今,被抛弃在偏远的永州,连农夫渔父都看不起它。这里所隐喻的正是他本人的怀才不遇。由于心情抑郁

以身为灯佛教故事

,柳宗元才四十七岁就病死在柳州。
苏轼则真正做到了禅宗所提倡的随缘自适。他在惠州给人写信说:“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这样一想,海南就成了他的故乡了。而且,这个故乡,不仅风景美好,还有新鲜的荔枝吃。
于是,他兴高采烈地写了一首《食荔枝》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谪中的苏轼,并没有倒下来。
人生总免不了会遭遇挫折,我们是作苏轼呢,还是作柳宗元、苏辙?
摘自《顿悟人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4/346041.html

以上是关于苏轼-苏轼的一件轶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苏轼-苏轼的一件轶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888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