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梅艳芳“前世今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梅艳芳-梅艳芳“前世今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梅艳芳“前世今生”
一段隔世的师徒缘,梅艳芳重拾依止,放下自在。红尘滚滚,感恩醒悦人生。慨叹时下青年糟蹋生命,寄语为人父母者聆听子女心声。一席肺腑言,焕发生命光华……
梅艳芳信佛,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自幼跟随妈妈拜神拜佛,以为自己早已是佛教徒。好一个美丽的误会,说出来,可能很多人同样的想当然。阿梅小时候身体弱,梅妈妈恐怕女儿养不大,所以将她“契”给观音菩萨.
“对我来说,观音菩萨好比是第二个母亲般亲切。我习惯把心事埋在心底,不对别人讲,只向观音契妈倾诉,被妈妈打骂、读书不好,有委屈,统统对观音契妈说。可能是心理作用,说了就感觉平和,其实那是童年发泄情绪的一种方法。”
佛法打开心结
阿梅长大后,朋友知道她信佛,送经文,佛书,但她很少看。直到有一天,心情不那么好,随手检起一本佛书翻开,发觉原来很容易阅读,内容结合生活,是现代的哲理,并非抽象,难懂的玄妙东西。从此以后,阿梅爱上了看佛书。
某时某候,某一句映入眼帘,霎时间就打开一个心结。那阵子心情复杂,心底缠满心结,而一段一段的佛法智能,恰好把我的心结一个一个的打开。阿梅自认念书少,有些字看不懂,便翻查字典看过明白。
看书认识佛教以后,才知道以前所谓信佛只不过是民间的信仰,有迷信的色彩。现在理解到佛法并不是胡乱的拜本头,佛法的智能是无量无边的。
佛教讲缘份,大概七、八年前,梅艳芳遭遇困扰,满心苦楚解不开,人越来越骨瘦形销,思想混乱。朋友看在眼内,心有不忍,送她一张某一位大师的照片,对她说:“要是他到香港的话,我介绍你认识这位大师,可能他会帮助你。”说也奇怪,阿梅内心竟然涌起一股定力。她暗暗发愿,希望能与照中人见面。
经过一段时间,与朋友喝茶,谈起未知何时有机会见到这位师父?缠绕心里头的问题,迟迟还未有解决。
突然间,朋友的手提电话响起来,是一位西藏佛教上师问:“你的朋友是否想见我?”简直不敢相信,阿梅二话不说便去见这位师父。
烦恼无疾而终
我的性格很硬颈,以前也见过很多大师,但从来不肯下跪。可是这次见到夏玛巴仁波切,说不上三句话,双腿不期然便跪下来,还问他我可否皈依为佛教徒?
就在那个酒店房间内,夏玛巴仁波切用简单的仪式为梅艳芳进行了皈依。
仁波切一脸慈悲,永远带着微笑,因英文不太好而当初有点心怯的阿梅,从上师的笑容里松弛下来……他不用多言,但却给我无限的力量。他的鼓舞是毋须语言的!
好不容易盼到了,阿梅那个难题解决了没有?
本来一厢情愿准备一五一十向师父诉苦,但他三两句话便令我茅塞顿开。
夏玛巴仁波切轻轻的说:“烦恼是自己还未想通,多打坐,看佛书,问题并不是那么严重的。”
四两拨千斤似的,阿梅那个所谓大问题,突然好象消失了。剎那,强烈感觉自己太渺小,自己的问题也没甚么大不了,不值得提出来,只不过是自己钻牛角尖而已。
朝圣艰辛消业障
仁波切还邀请阿梅改天到他的钖金的寺院去参观,因为那时候将会有一批闭关完毕的喇嘛进行法会。阿梅坐言起行,按时启程,在该寺参加了一个大型的皈依灌顶仪式。事后想回来,上师其实希望我正式的皈依,在香港的皈依只不过是行一个方便而已。
那次到锡金,路途遥远而辛苦,上山偏遇倾盆大雨,原本三小时的车程,却花上七小时,乘坐的车辆又没有水拨,视野模糊,行车时差不多滚下山坡,还遇上大石掉在公路上,总之惊险百出。历尽艰苦,终于到达寺院了。
见到师父时,内心说不出的悲喜交集,很想哭,但又觉得很开心,深感一切的辛苦都很值得。
仁波切也担心他们的安危,看见他们都安全到达,安慰的笑说:“朝圣有阻滞,正好消业障。”翌日是大法会,阿梅记得是白观音灌顶。
当喇嘛开始念诵时,我只觉得全身的毛管都竖起来,一股气升起,我不由自主的哭,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亲切,我喜不自禁的流泪!这种感觉,绝非偶然!
今生再续前世缘
有一晚,阿梅做了个梦:在一个密宗的寺庙里,她看到地上排满了打坐的垫子,上面有经书,突然她猛然撞向那些书,一下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4/347121.html
以上是关于梅艳芳-梅艳芳“前世今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梅艳芳-梅艳芳“前世今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7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