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甘愿将自己交与怨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婆罗门」甘愿将自己交与怨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甘愿将自己交与怨敌

「婆罗门」甘愿将自己交与怨敌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为鹿野苑大势部国王。当时国中百姓各个财富圆满。国土谷稼丰收。大势部以如理如法方式主持国政。并以布施满众生一切所愿。且令大众皆行持善法。以此缘故。众非人亦来保护国家。整个国家都可谓国泰民安。 此时利红国王正以非法治理其国。他经常损恼众生。且素喜横征暴敛。结果手下臣民因苛捐杂税所累。又害怕遭受惩罚。便纷纷逃至大势部国王处请求庇护。利红知道后就纠集起四种军队大举开往大势部治下国土。大势部得到消息后就对众大臣说:“为即生利益我根本不愿造作恶业。如我国与利红大军交战失败。你们恐难以立足。不如你们
佛教故事感动全集
都投降他。而我绝不愿损害利红国王。我宁可前往森林中身着树皮、以水果为食、与野兽为友。亦不愿毁坏自己来世。对来生谨慎之人。为王位断不会捆绑及杀害诸人。” 大臣们皆认为国王乃因胆怯而不敢屠杀其他人。他们想:如我们全体人员都遭遇打击、以至被摧
佛教家庭故事
毁恐不应理。不如牺牲一人以挽救全体。众大臣于是就决定舍弃国王一人以图自保。他们便全部投归利红国王。大势部心中明白左右大臣均已将自己抛弃。他就独自一人前往森林安住下来。 利红则将新占领之地的人们充为自己臣民。他有一日问众大臣:“你们大势部国王现在何处?”臣子们回答说:“国王已逃亡不见。”利红便趁机统治整个国家。 此时。一偏僻村落中有一贫穷婆罗门。他育有众多儿女。而当地又恰逢灾荒。婆罗门已实在无有任何办法养家糊口。此刻他心中暗想:听说有位大慈大悲国王向来以欢喜心饶益众生。我干脆到他那里索要一些财物以解燃眉之急。想到这里。他就开始向鹿野苑进发。到达之后听闻国王已去森林中居住。他就又到森林中寻找。他始终坚定认为:若我能于森林中找到国王。说不定他就会布施我一些财富。 当婆罗门最终在森林中找到大势部后。就将自己困境原原本本向他做详细汇报。大势部闻言为难说道:“你难道未见我已在森林中独处?现在我已身无分文。何来钱财布施与你?” 婆罗门听到后顿时感到失望异常。他当下就昏厥于地。大势部急忙扶起他。并往他脸上浇洒凉水。婆罗门醒来后就决定前往密林深处。他准备在树干上以绳子吊死自己。 大势部见到后不觉生起强烈悲心。他想:如此人将我带至怨敌面前。想来他们会对他布施些财物。于是他便对伤心欲绝之婆罗门说道:“你无需这般焦急。我可想办法帮你去除贫困之忧。请将我身体捆绑牢靠。然后押解我到利红国王前。他定会给你大批钱财。” 婆罗门急忙回绝说:“我岂敢捆绑国王。”大势部安慰他道:“你不要心存顾虑。将我捆好上路吧。除此之外。你我再无解困良策。” 婆罗门只得遵从大势部命令。将他捆起来后带至鹿野苑利红国王处。 很多人见到他俩后都认出被捆者实为大势部国王。他们连忙向利红国王请示。利红不大相信众人所述情况。便特意走下王座亲往察看。结果发现婆罗门所押解者正是大势部。利红便向婆罗门寻问:“你如何逮住此人?” 婆罗门回话说:“他乃大国王之怨敌。我想尽办法才将之从其苦行森林中抓获。” 利红国王心想:大势部国王身材魁伟。而婆罗门却身体羸弱。他怎可能亲手逮住大势部?都云大势部悲心强烈。肯定是他自己甘愿捆住自身。才能让婆罗门带走。想到这。利红便对婆罗门说:“你必须将如何抓获他之经过如实道来。” 婆罗门这才将前后经过
佛教故事选郭鹏
和盘托出。 利红国王闻已不由对大势部生出信心。他心中想到:损害像大势部这样的众生太不应理。于是就亲自为大势部解开捆绳。并将之迎请到王宫。还与他热烈拥抱。最后又将大势部迎上狮子宝座。将王冠拿出交与他。并郑重说道:“你理应当上国王。我抢夺王位真不应该。”利红便将自己所拥有之军队、财物、宝库全部拿出供养大势部。在向他忏悔罪过后回归自己国家。而大势部又将大量财物布施与婆罗门。并要求他从今往后也要力行十善。 释迦牟尼成佛后。有次住于舍卫城时。城中有一婆罗门之子精通婆罗门一切学处。他后于婆罗门教法下。四十八年一直行持梵净行。此人娶有一位非常艳丽之妻。而妻子却乃一喜行邪淫之人。她只知喜欢其他男子。根本不爱自家老婆罗门。并且整日欲与其他男人厮混。还因之而要求老婆罗门远赴异地寻找财物。 老婆罗门只得前往外地寻宝。结果在他得到众多银币后返家之路上。却不幸遭遇强盗。被抢光所有财产。痛苦万分之婆罗门一想到两手空空回家必得被妻子痛骂之情景。更是不寒而栗。万般无奈中便前往密林深处准备上吊自杀。正伸脖欲吊死自己之时。释迦牟尼佛早已了知他全部状况。便从舍卫城出来亲往密林中找到他。佛陀告诉他说:“婆罗门。你不要如此草率结束自己生命。我会令你拥有财富。”释迦牟尼佛随即向其指示藏宝之地。并对他说道:“此为你所有之财富。生命才真正可贵。你最好万勿轻舍。”言毕。释迦牟尼佛才返回舍卫城。 婆罗门将财宝带回后很快富裕起来。他也开始做广大布施以积累福德资粮。他后来想:释迦牟尼佛大沙门对我恩德深厚。我应舍弃自己家庭到佛前出家。随后他就到释迦牟尼佛前顶礼。在闻佛传法后。他现前证得预流果
心口不一的佛教故事
。最终出家后又精进修持。并再获阿罗汉果位。 这位老婆罗门就是上文中那位捆绑大势部国王之婆罗门转世。
原文出处:
供养佛教的故事
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4/239912.html
以上是关于「婆罗门」甘愿将自己交与怨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婆罗门」甘愿将自己交与怨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