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禅师-沩山灵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百丈禅师-沩山灵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沩山灵佑
在
禅宗五家七宗中,沩仰宗是开宗最早的一派。它的开山祖是沩山灵佑禅师。
沩山灵佑为寻求开悟,来到百丈禅师门下习禅。
拨火悟道
冬夜,山风凛冽,百丈禅师一觉醒来,冻得挥身哆索。他伸手探探床前的火盆,尚有一丝温热,于是吩咐侍立一旁的灵佑说:“你拨一拨炉中,看看有火没有?”
灵佑拿起火棍草草拨了两下,说:“师父,炉中没火了。”
百丈禅师站起身来,拿过火棍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给灵佑看,并说:“你说没有火,这是什么?”
灵佑顿觉醍醐
灌顶,得以开悟,忙叩首
佛教经典开悟智慧故事
谢师。
百丈又说:“灵佑,你先前未悟只是暂时的。经书上曾说,要想认识佛性的义理,应当观察时节的条件和关系。时节既然到了,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才能了悟本体心性不是从身外去寻找的。你今天已经有所认识,自己应好好地爱护。”
第二天,灵佑随百丈禅师上山劳动。百丈问道:“灵佑,带火来了吗?”
灵佑随即拾起一根柴吹了两下,递给师父。百丈禅师赞叹地说:“如虫御木,偶尔成文。”
沩山于炉中拨火未见火,百丈深拨其底见火
叶曼讲故事 佛教故事
星,无火亦有火;沩山拾起柴吹两吹,柴头无火又有火。
“火”喻比本体心性,原本自身已具备,迷时不见悟时逢。沩山由此发悟,百丈因此说对于本体心性的了悟,就好比小虫蚀木一样,虽则偶然,但点滴积累,总会了悟的。
赢得沩山
百丈禅师的座下有位司马头陀,学识渊博,天文、地理、阴阳卜卦无一不精。有一天,司马头陀从外面回来,告诉百丈禅师说:“有一个地方叫做沩山,那儿可以建立丛林,度众修行。那个
道场很大,可以容纳五千五百名以上的修行者。”
百丈听后,打趣地说:“既然如此,像我可以前去那儿开山建立道场吗?”
司马头陀回答说:“沩山这个地方是肉山,您是个骨人,如果您前去的话,骨人肉山结合在一起,门徒将来不会超过一千人。”
百丈禅师指着华林首座,问司马头陀道:“像华林首座可以去吗?”司马头陀摇了摇头说:“华林也不宜。”
百丈又指着煮饭的灵佑问司马头陀:“像他可以去吗?”这次司马头陀却做了肯定的回答:“可以。”
华林首座听了以后,不以为然地对百丈说:“我在师父座下忝居第一位,我都不能去当住持,灵佑不过是一个煮饭的僧人,为什么能去呢?”
百丈禅师答道:“我看不如这样:谁能在大众中下一转语,出奇制胜,谁就可以前去当住持了。”
说完,百丈指着座前的净瓶问:“不得叫净瓶,你们唤作什么?”
华林就说道:“不可叫门闩。”
百丈禅师转问灵佑,灵佑什么也不说,上前一脚把净瓶踢倒。
百丈禅师大笑
佛教中帮助别人的故事
着说:“华林首座,你输给煮饭的了。”于是派灵佑到沩山去做住持。
灵佑在沩山大阐宗风,开创了禅宗五家七宗中的沩仰宗。
师徒度夏
仰山禅师有一次到远方去度夏,解夏之后就回来看望他的师父沩山。
沩山问仰山道:“一个暑期都没有见到你,你在
佛教33天真实故事
那边都做了些什么?”
仰山回答道:“我耕了一块地,播了一篮种子。”
沩山赞美仰山说:“这样看来,这个暑假你没有白过。”
禅就是生活。所以禅者的砍柴、除草、犁田,种种劳作,都是修行。
仰山问沩山说:“这个暑期你做了些什么呢?”
沩山说:“白天吃饭,晚上睡觉。”
仰山同样赞美师父说:“那么这个暑假老师你也没有白过啊。”
对于真正的修行者来说,行也是禅,睡也是禅,动也是禅,静也是禅。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4/347664.html
以上是关于百丈禅师-沩山灵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百丈禅师-沩山灵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7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