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戒十善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五戒十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五戒十善
佛教的基本戒,就是五戒十善,虽然,佛教的教徒由于修持层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
佛教师父讲故事
,但其均以五戒十善为基础;也可以说其他各戒都是五戒十善的升格或详细的分科。所以,如能把五戒十善守完善了,其他的戒也就不太困难。
所谓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私通)、不妄语
佛教增福延寿故事
、不饮酒。
所谓十善,乃是五戒的扩大与加深,并且要戒作恶也戒不去行善,现在列表如下:
一、 身三业
1、不杀生──离杀生─救生
2、不偷盗──离偷盗─布施
3、不邪淫──离邪淫─梵行
二、 口四业,不妄语
⑴离妄语─诚实⑵离两舌─和诤
⑶离恶口─爱语⑷离绮语─质直
三、 意三业,不饮酒
⑴离贪欲─清净
⑵离镇恚─慈悲
⑶离邪见─正见
总之,佛教对于戒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凡是有害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一切有情众生的事,都要在这五戒十善的范围之内,尽量不作,否则,就要尽量去作。作了恶是犯戒,不作善也是犯戒。
不过,佛教是开明的。如果不知作的是犯戒的行为,虽作了也不算破戒,如果无心犯戒,虽犯了戒,也不成破戒的正罪;如果存心犯戒,结果纵然没有破戒,还是有罪;如果女人遭受了恶人的强暴,只要女的不感受淫
佛教动画片小猴子的故事
欲的快乐,虽被奸污了, 也不算犯戒,仍然是清净。犯戒,一定要心、境、事三者的相
佛教故事鹿子母堂
应相成,才得破戒的正罪。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4/34870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五戒十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五戒十善;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6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