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大乘小乘的分别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2-04 10: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大乘小乘的分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大乘小乘的分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大乘小乘的分别


大乘就是佛菩萨所修之法,所证之果;小乘就是声闻缘觉所修之法,所证之果;(声闻是闻佛四谛法,证阿罗汉果者;缘觉是闻佛十二因缘法,而得

佛教故事苦从何来

觉悟,证辟支佛果者;如生在无佛之世,则名为独觉。)所以又名为二乘。这二乘皆是小乘。小乘的主义,是一种自觉主义,勘破了三

佛教中经典的感恩故事视频

界火宅的烦恼惑业,只求自己觉悟,脱离生死;灰身泯智,永不再来;并无济度众生的意思,所以称为自了汉。虽则不生不死,却是有余涅槃,为尚有界外的尘沙、无明,二种惑在。佛因为他发心不大,所以名为小乘。至于佛菩萨的大乘,则自觉之外还要觉他;觉他就是救度一切众生,同登彼岸。所以诸位菩萨,证得无生法忍蒙佛授记以后,必须乘愿再来还入娑婆,

青花瓷上的佛教故事

以种种神通方便,度脱众生;等到自觉觉他,

佛教故事凤凰卫视

觉行圆满,则尘沙无明二惑,净尽无余,方才成佛,方为无余涅槃。列位既肯发心,不但不可修人天小果,并且不可修二乘权果,必须要行菩萨道,修行绝对的大乘普度众生,方可圆成佛果。
但是罗汉虽是小乘,却因断尽三界内粗烦恼,超出生死流,与我们三界凡夫比较起来,已到了圣人地位,断不可因佛说他是小乘,看轻了他,起一种我慢的心。须知法华经义,三乘即是一乘,罗汉只要能回心向大,即是菩萨因,即是佛因。况且大乘小乘只在发心处论。如同行一事,发大菩提心,即是大乘;发自利之心,即是小乘;非小乘与大乘,各另有所行的事。即就一事论,已自大小不同。然大乘道大,有小乘人不堪担荷者,我辈但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修行世善,一心念佛,即是绝对待无等伦的大乘。此绝对待无等伦的大乘,人人皆能修;非如诸余经典中唯仗自力之大乘,虽证阿罗汉果之圣人,尚多不堪担荷。所以说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自等觉菩萨,下至逆恶凡夫无有一人能出其外,亦无有一人不能入其中者。幸得我佛说此最圆顿、最简便、最易修、最易成之无上大法,若不修习,岂非上辜佛化下负己灵之极愚痴人乎?如列位不以愚痴自居,请直下承当起来,庶不负如来当日说此法门之深恩,不慧今日对列位一番劝进之愚诚也已。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4/350376.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大乘小乘的分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大乘小乘的分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526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上一篇:佛教-育才之道
下一篇:佛教-敬僧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