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禅门风流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2-02 20:5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禅门风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禅门风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禅门风流

圆悟克勤,是宋代临济宗杨岐派著名禅僧。 他开悟的机缘尤为奇特,是从一首艳诗悟道的。据一些记载显示,这位僧人自幼有神童之称,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一天,他偶然到妙寂寺游玩,看到案上的佛经,再三翻阅,爱不释手,遂出家为僧。他参访过许多著名禅师,后来投到湖北黄梅五祖山的法演禅师门下。数年之间,克勤精进不懈,时有所悟,并且将自己所写的诗偈呈给法演禅师印证,但师父却始终认为克勤还没有见到自性。后来,有一位在朝廷任职的陈姓提刑官,辞官返家途中,特来黄梅山向法演禅师问法: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佛教智慧故事视频动漫

法演回答:

与佛教故事有关的画作

提刑大人,你少年时代可曾读过一首艳诗?
提刑:什么艳诗?
法演: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深处恼予情。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这四句中,后面两句就和祖师西来意颇为相近。
古时候的男女,遵礼教要讲究授受不亲,一个女子是不能主动对男性表示愉悦之情的,纵然是洞房花烛之夜,新娘子也不能大声呼叫自己的夫婿,只能枯坐洞房等待,自不免愁恼之情。她只能频频呼唤身边丫环名字,借以引起丈夫的注意。
历代的佛门祖师,就有点像这位用心良苦的新娘子,而众生就是那位感觉迟钝的檀郎。
而这些祖师们的语录公案,佛言经卷,就都是那频呼小玉的弦外之声。
法演引用这首艳诗,也是有其深意的,在于唤起这位提刑官的自性觉醒。陈提刑听了,口中频频称是,满意的下山去了。
不想这段对话,也让随侍一边的克勤听到了,就疑惑地问:刚刚听到师父对提刑举一首艳诗,不知提刑会也不会?
法演回答:他识得声音。
克勤又问:他既然识得声音,却为什么不能见道呢?
法演知他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遂迅雷不及掩耳地大喝一声: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呢!
克勤豁然开解,跑出方丈室外,看见一只公鸡飞上栏杆,正鼓翅引颈高啼,克勤笑道:这不就是“只要檀郎认得声”的&l

佛教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dquo;声”啊!于是将自己开悟的心得写成一偈,呈给师父:金鸭香炉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诗中意思是说,男女之间的情事,只有情事中的男女自家才能知道。其他外面的人,无论怎么的去想象,也是不知其趣其味的。证悟佛理禅道,也是这个道理,是只能“独自知”的

描写佛教故事的成语


五祖法演禅师见了这首偈,欣慰道:我侍者参得禅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4/352249.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禅门风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禅门风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463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上一篇:佛教-茶饭之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