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荷泽神会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荷泽神会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荷泽神会
唐代禅师荷泽神会(公元670年—758年),湖北襄阳人,俗姓高。童年时就从师学经史,尤好老、庄之学,后来读《后汉书》知有佛教,后于国昌寺从颢元出家。他对禅宗的通俗化的贡献很大。
荷泽神会十三岁时,从荆州玉泉寺前往广东韶州曹溪处参拜六祖慧能。
慧能问道:“你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是否带来你最根本的东西?如果你带来了,那么你应该知道它的主体是什么?你说说看。”。
神会答道:“这东西就是无主,见就是主。”
慧能说道:“你这小和尚,词锋倒也敏利。”
神会问道:“师父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
慧能打了他三杖,问道:“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答道:“我感觉也痛,也不痛。”
慧能也说道:“那我是也见,也不见。”
神会又问道:“什么是也见,也不见?”
慧能说道:“我见,是因常见己之过错;不见,是因我未见他人之是非善恶。至于你不痛,那么你便像木石一样无知觉;如果是痛,那么就像俗人一样会有怨愤之心。见和不见,都是两边的执著,痛和不痛都是生灭的现象啊!你还没有见到自性。”
神会一听,大为惭愧,立刻向慧能行礼。
慧能谆谆地教导他:“你如果心迷不见,就请教大德高僧。你如果心悟见性,就依法修行。你执迷不悟,却来问我见与不见,我悟不能代替你悟;你悟也不能代替我悟。为什么不自证自见,反问我见与不见。”
神会再次行礼,礼拜了上百次,求师父饶恕。从而成为慧能最虔诚的信徒。
神会在广东韶州曹溪六祖慧能处住了几年,颇受慧能的器重。为了增广见闻,不久他又北上参学。先到江西青原山参拜行思禅师,然后又到河南洛阳受戒。唐景龙年中,神会又到了曹溪。他认真阅读佛教经典,但有六处感到困惑不解,于是他便去请教六祖慧能。神会的六问和六祖的六答是:
第—问:“在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三学中,所谓戒,应戒何物?所谓定,应从何处修习?所谓慧,应从何处获得?”
六祖答道:&ldquo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4/35265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荷泽神会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荷泽神会;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