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大随禅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大随禅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大随禅师

佛教-大随禅师
大随禅师号法真,少年即得悟解,后来遍参知识,常行苦炼,在沩山处青现得更是精勤;所以灵佑师对他非常器重。随禅师的悟境如何?看他下面的一段故事,便可揣出端倪:。
僧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
师答:坏!
僧问:这么说就随他去了!
师答:随他去!
僧不肯,后来见到了投子和尚把前面的话提出来求教;投子和尚闻言,随即焚香遥拜,并赞道:
西川古佛出世!
然后对来僧嘱咐着说:
你赶紧回去忏悔!
其僧依言回返,可惜随禅师已经舍报
圆寂了;其僧无奈,只好回头再去寻投子和尚,然而投子和尚也迁化寂灭了。
随禅师的这一个坏字,如果问的人不把他当作戏论,顿然生起为何会坏的疑情的话;虽然不一定即得彻悟,但只少可以入于禅思的境界。
这就是宗下古德们常说的:当面错过去人,在变化无常的旅程中,多少机会又何尝不是如此漫不经意地任它过去了呢?所以,古德先贤,说出追悔莫及警世之句,主要的就是告诫后代,机会是最难能可贵的;抓住了,成功便属于你,错过了
佛教翻船的故事
,你将长久地耽于等待中,思维里一直是失望的成份,心灵上总怀着不安的情绪。
但,不管怎样,都只为错过了才会如此;所以,随禅师曾道出这样的言句,他说:
你忽逢驴驼象马,唤作甚么?
机
佛教故事视频大全广亮大师
会就是机会,亦如修山主所说:
为同大千万
话故然是这么说,可是,机会应如何去认取呢?兹举随禅师与一僧人的问答,试作读者或大德的参考:
师问:到甚么地方去?
僧答:峨嵋山礼拜普贤大士去!
师举起拂子,道出文殊和普贤二菩萨都在这一举之内;
佛教故事公司
其僧顿然领悟,随即作一圆相拋向身后,然后向随禅师礼拜致谢。随禅师见了,更不亏待他,吩咐侍者说:
倒茶供僧多粥少
行者(读者)大德国体会了么?若不会,再举一例以供参考:
庵侧有一龟,僧提出疑问,向随禅师求教,他说:
众生都是皮裹骨,这个为甚么却是骨裹皮呢?
随禅师听了并不作答,仅仅脱下自己的草鞋,覆盖在龟背上。
这一机境,守端禅师曾为颂云:
分明皮上骨团团,卦画重重更可观,拈起草鞋都盖了,大随却被这僧瞒!
佛灯禅师也有颂云:
法不孤起,伏境方生,乌龟不解上壁,草鞋随人脚行。
宝峰禅师更明显地指出:
明明言外传,信何有古今?
所以他唱偈颂曰:
掷金钟,
辊铁鼓,。
水东流;
日西去!
环境的需要,才有因缘的和合,纵然世上有着太多的变异迁流;可是那些变异迁流,决不会无因而起,无缘而生。皮毛鳞甲,爪蹄角齿,这些在生命的存亡中,有着环境的需要;所以,野僧透出一点消息道:
未着布衫,毕竟是畜生!
行者夬德!识得一身皮皮包骨已是苦恼,寻求为何骨裹皮则
保护丹顶鹤佛教故事
是自己过不去!如何?无妨施皮舍骨,抓住那一点滑蹓蹓的明智灵光,则禅悟终归属你!命运的主宰者,同样归属于你!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4/35289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大随禅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大随禅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