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藏六如龟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2-01 19:3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藏六如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藏六如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藏六如龟

文化-藏六如龟
文化-藏六如龟

至心向道 久即得道果
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道人,常在河边用功学道,为时已经十二年之久,可是一颗心仍然放不下,所谓目色耳声,鼻香口味,身静而意游,贪想不除,恒念六欲。如是走心散意,曾无一日宁息,因此十二年的苦行,犹

杀牛卖肉的佛教故事

不能得道,蹉跎岁月,依然故我。
佛知道这位道人可以化度,遂化作沙门,往至其所。同在树下共宿。是晚天晴月朗,明如白画,须臾,有一只龟从河里爬来树下。复有一只水狗,远来求食,正好与龟相逢,水狗便欲啖龟,龟即时缩其头尾及其四脚,藏于甲中。待水狗稍远,龟即复出头足,行步如故,如是再三,水狗奈何不得,便扬长而去,龟遂得转凶化吉。
是时道人目睹此情,即问沙门曰:“奇哉!奇哉!此龟只有这点护命铠,水狗竟不能得其便。”沙门答曰:“我念世间上的人,不如此龟者,不知凡几。终日放恣六情,贪婪所好,不辨善恶,颠倒是非,瞬间无常到来,立即沉沦于五道之中,究其如此苦恼之根源,皆由我人现前一念迷昧之所造。

佛教经典故事苦海慈航

若欲反迷成悟,我人宜当自勉自励,收摄六根,净念相继

富有哲理的佛教故事

,如龟藏六,守意如城。如是,定能战胜生死之大魔,高蹈

藏传佛教故事mobi

涅槃
之圣域。”
即说偈言:“有身不久,皆当归土。形坏神去,寄住何贪。念多邪僻,自为招患。是意自造,非父母为。可勉向正,为福勿回。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道人闻沙门说此偈已,即时贪念止息,至心向道,不久即得道果。。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4/353025.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藏六如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藏六如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421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