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欢喜,随遇而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存欢喜,随遇而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心存欢喜,随遇而安
邵康节每一年耕田种菜,都只求衣食无缺。他把自己住的地方,叫做「安乐窝」。因而自号「安乐先生」。
早晨,他焚香宴坐。傍晚,喝三、四小杯酒,稍微有点醉,他便停止。兴之所至,他就自己吟诗。无论遇到任何事,或做起事来,满怀欢喜。到城里游览,则乘坐小车,随意而行。许多士大夫家认识他车子的声音,争相等候迎接。小孩子都很高兴地欢呼:「安乐先生来了!」
他有时在城里住了两天才回去。
(评)君子以太和元气为主。止庵子常教人除去杀机;子每每教人培养喜神。大圣人的申申夭夭(安和舒乐貌)与兢兢业业(谨慎恐惧貌)起初并没有什麽不同的意义。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麽缘故,无事而却时常忧愁,面对各种景物也快活不起来,那岂不是生活在一座活地狱中吗?从前有人说:「那有恒常不变的景物呢?我们只能把握所处的心境而已!」诗经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本来是非常凄凉的事物,但一经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4/355308.html
以上是关于心存欢喜,随遇而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存欢喜,随遇而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