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五台山遇文殊的故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五台山」五台山遇文殊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五台山遇文殊的故事
隋朝有一位名叫高节的人。是并州人氏。
在高节17岁的时候。自幼喜爱佛法的他向父母提出了前往五台山修行的想法。
“爹。娘。我想去五台山修行。”
“孩子:你年纪太轻。人也还小。娘实在不放心。”
“娘。我已经十七岁了。都那么高了。我
父母看他小小年纪。却意志坚决。就答应了他。
“好吧!一个
就这样。他背起了简单的行囊。告别了双亲。就往目的地—
北台山遇苦行头陀
高节途中跋涉历经不少险厄。最后来到了北台山后面的一座山谷。见到一位苦行头陀。住的是简陋的茅屋。吃的是草根树叶。日子过得实在清苦。他一见却高兴万分。认为这是很难遇到的一位善知识。“这一位大概是我所要拜的师父了!”
高节就长跪在那里。对头陀说:“请收我做徒弟吧!弟子希望能在您的座下做个侍者。跟着您学佛。”
“你吃得了苦吗?”
“可以的。”
“真的不怕吃苦?”
“是的。”
“好。如果你能习惯吃像我一样简陋的食物。就可以。”
就这样他做了苦行头陀非正式的弟子。他采树根叶子充饥。以山涧清泉解渴。生活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连好多天都不以为苦
接着高节的师父又要他诵读《法华经》。于是他非常用功地诵读《法华经》。过了七天。《法华经》已可以朗朗上口。倒背如流。就再度请求师父为他披剃。头陀对他说:“我年纪老了。现在长安正在开戒会传授三坛大戒。那里有一位卧轮禅师。你快点去。可归投在他的座下。让他度你出家好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他还不知道师父的法号。他就拜问:“您能不能告诉我您的上下德号呢?”
“我的称号是海云。你记住好了。”
海云即文殊师利
高节于是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泣别了这位山中的师父。来到了长安。并打听到卧轮禅师的住处。
卧轮禅师见了他。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的?”
“弟子是从五台山来的。”
“为什么又来这呢?”
“因为受了一位和尚的嘱咐。要我特地前来投靠您求您剃度的。”
“你
“家师的法号上海下云。”
“你。你说什么?”卧轮禅师一脸诧异的神色。
“上海下云。”他重复一遍。
“海云。五台山者文殊师利。就是华严经中所载。当初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访的第三位大善知识。不是万劫累积的福德因缘。是不能够见到的。可是你却放弃亲近大圣人的良机。反而来求我。那是何等错误的事情啊!”
这时高节才恍然大悟。回想苦行头陀种种别人所做不到的高风亮节。生活清苦。清心无欲。言行特异。本来就是一位不出世的奇人。是千载难逢的大善知识。这时他恨不得粉身碎骨。再亲近随他学佛。
于是遥望五台山跪拜。希望能够再度见到海云大善知识。就在他赶回从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4/243931.html
以上是关于「五台山」五台山遇文殊的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五台山」五台山遇文殊的故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