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学佛很容易成外道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1-16 16:4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学佛很容易成外道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学佛很容易成外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学佛很容易成外道


净空法师:学佛很容易成外道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又《佛地论》曰:如来圣教,于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盘。」这是《佛地论》对释迦佛的赞叹。此地讲如来圣教,就是指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教的、所说的。要跟其它教学来做比较,其它教学则称外道,

外道绝不是贬低别人,这个意思要懂。佛对一切众生尊

普陀山有哪些佛教故事

敬,他怎么会贬低!外是心外求法,我们今天讲知识,这心外求法。而佛法不是向外求,向内求的。所以,凡是不是

谦逊佛教故事

向内求的,那都叫外道。佛门里头有外道,叫门内外,佛门里面的外道。是哪些人?阿罗汉、辟支佛,他们是佛弟子,在佛法也证果了,但是心还是留意在外头,还没有回头。他们只断了执着,他还有分别,还会起心动念。所以在大乘法里面,也称阿罗汉、辟支佛叫外道,叫门内外。这个意思要懂。完全从自性里面求的,这就是正道,这叫内学。
我们学习这些经典,很可能许多人都是外道,为什么?我们把佛的经典给想歪了,以我们的意思来解释,那就变成外道了。要怎样学才不变成外道?我们只管学,不

佛教故事大全真人版

要去想它。你看看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教我们学习的纲领。第一个,不着言说相。你听讲经,你不要执着他的言语,你执着言语这是外,你就变成外道了。不执着言语,他说多说少、说深说浅没有关系,他说的是心性,那就对了。

不执着名字相,像这里讲的甘露是名词、涅盘是名词、佛是名词、《法华经》也是名词,这些都不要执着。为什么?根本没有名词,名词是人假设的,自性里头哪有这个东西?自性里没有佛也没有众生,这全是人假立的。所以这都是外面,你要执着它就变成外道。

难!第三,不着心缘相。心缘相是我听了这段经文、看了这段文字,我想它什么意思。不可以,那是你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这是外道的意思。要怎样?熟透了之后,意思自然生起来,没有想它就出现了,他就明白了,那就对了。

由此可知,学佛不当外道不容易,绝大多数都是佛门的外道。要明白这个道理,内外之分,完全与心性相应,这是内;与心性相违背,全是外。

然后你就知道,一切世间,这个一切世间包括佛门里面人乘、天乘、声闻

佛教修行故事视频

乘、缘觉乘,都包括在里头,叫邪劣教中,就是跟他们相比的话,大乘最为真实。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58124.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学佛很容易成外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学佛很容易成外道;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0040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