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古典重光,续佛慧命——学诚大和尚《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出版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2-23 01:3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古典重光,续佛慧命——学诚大和尚《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出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古典重光,续佛慧命——学诚大和尚《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出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古典重光,续佛慧命——学诚大和尚《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出版

「佛教」古典重光,续佛慧命——学诚大和尚《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出版
「佛教」古典重光,续佛慧命——学诚大和尚《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出版

案头摆放着宗教文化出版社新出版的学诚大和尚校释《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共8种32册。全书庄美雅致。排版甚精良。素净的封面配色和淡色书纸。透露着古典在当今的重光。世间珍宝万千。而经典之珍贵当倍益于珍宝。随手翻阅其中一页。便觉所获良多。正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华”。即使佛教与古文基础知识浅薄如我。读来亦觉得畅快淋漓。无有滞碍。如涓涓细流。直入心田。其智慧的闪耀及借古之精华为今所用。也许就是本系列书的策划和校释者学诚大和尚在新时代的因缘际会下想要延续的。而这也是国家级的专业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组织专门核心力量出版此皇皇巨著想要倾力传承的。

佛教的僧团。无论成员个人抑或团体组织。皆须依戒律为准则。戒律之法由释迦牟尼佛亲制。为使僧团保持和合清净。令正法久住。在僧团成立五年后。佛陀随犯随制出一系列戒条及行为准则。亦是铸造三世诸佛的范模。佛陀临涅槃时。留下最后遗教。谆谆嘱托“以戒为师”。

巴利文本《涅槃经》中有:“阿难!若于汝等中。有作如是思维:‘大师之教言灭。我等无复有大师。’阿难!勿作如是见。阿难!依我为汝等所说之法与律。于我灭后。当为汝等大师。 ”[《汉译巴利语三藏·大般涅槃经·第六“诵品”》。觉悟之路网(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法)。]

《四分律比丘戒本》结颂曰:“世尊涅槃时。兴起于大悲。集诸比丘众。与如是教诫:莫谓我涅槃。净行者无护;我今说《戒经》。亦善说毗尼。我虽般涅槃。当视如世尊。此经久住世。佛法得炽盛;以是炽盛故。得入于涅槃。”[ 道宣律师著述。学诚法师校释:《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校释》。《南山律典校释系列·一》。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11月。第389页。]

在学诚法师看来。戒律是极其重要的。佛教徒持守戒律。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内心的力量。开发内在的智慧。要用戒律来规范自己的“身、语、意”。之所以戒律严格。就是要让身体、语言、所有的习惯时刻符合佛法的要求。“戒律规定的事很多。包括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等等。比如不杀人、不骗人、不偷盗。按照这些规定去做。既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因而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内心趋于平静。内心平静之后。才容易专注。同时思维清晰。能够快速把握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信息。这个过程。体现了佛法中的三学:戒、定、慧。”[《学诚法师:佛法中的成功学》。新浪佛学。2015年8月3日。]因此。遵守戒律的人内心非常有力量。不会在名和利上动心。能够随缘。这也是非常深的学问。和极高的境界。而现存的问题是。现在很多出家人。对这些律典、律制相当不熟悉。遑论精通。而可资阅读的律典版本又四散而烦难。或多为繁体竖排。科判复杂。异体字繁多。非古文基础深厚与佛教知识广博之人。实难阅读。因此。整理一套全面系统、准确清晰。又简明易读的律典丛书则势在必行。

基于此之需要与责任。学诚大和尚专门组织近百人的团队。历时数10年。不遗余力全面系统地搜集散于中外各大博物馆、图书馆的南山律典版本。包括日本、美国(南山律典的绝大部分古版皆存于日本、美国等地)所藏的各种宋刻本、古刻本、写本一切经等。及现有可获敦煌写本。以弘一律师点校之天津刻经处本为基础。详加校释。取其之精华。补其之所阙。成其未尽之志愿。完成这一套集大成之作。

「佛教」古典重光,续佛慧命——学诚大和尚《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出版
「佛教」古典重光,续佛慧命——学诚大和尚《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出版

本书全系列包括对南山诸律典“八大部”(唐道宣律师的“南山五大部”[唐道宣法师当年为将律学从日渐繁琐冗长的义理辨析中解脱出来。将其提炼、升华为指导实践的实用指南。从‘删繁’和‘补阙’两处入手。以一部条理清晰、内容精到的《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开创出一套全面完整的律学体系。此后。他又完成《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并分别为之撰疏。即《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律比丘尼钞》。合称“南山五大部”。共同构成南山律学的基本体系。见《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序言》。]及宋元照律师“灵芝三记”[北宋元照律师(因长期住灵芝寺弘律。又被称为“灵芝律师”)。鉴于其所处时代。“经过四百余年的薪火相传。南山律学已经杂滥不堪。亟待正本清源”。于是对道宣法师的著作进行了影响甚重的注疏。撰《资持记》释《行事钞》。撰《行宗记》释《戒本疏》。撰《济缘记》释《羯磨疏》。即为后人所称之“灵芝三记”。也因此。元照律师被誉为律宗的中兴之祖。见《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序言》。])的校释:(一)《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校释》;(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校释》;(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校释》;(四)《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校释》(戒本、注、疏、记合会本);(五)《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校释》(羯磨、疏、记合会本);(六)《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贵州佛教新闻网

校释》(钞、记合会本。并含有《钞记扶桑集释》);(七)《四分律比丘尼钞校释》;(八)《四分律拾毗尼义钞校释》。

由上可知。这一系列汇集了南山律宗全部的根本典籍。基于弘一律师当年的精心校订版本为底本。又并入国内外及敦煌古写本等多种版本的对校查补。[律宗至元、明呈颓势。明末清初。因太平天国起义。致使《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等&l

佛教新闻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dquo;南山三大部”失传。所幸这些典籍曾随着弘法、求法僧人的步伐远播至日本、朝鲜、越南等。所以当地。尤其是日本。存有重要的律学经典文本。至清末。由徐蔚如从日本请回重刊。再经弘一律师考证校订。弘一律师曾从多方收集古刻本。精审点校“南山五大部”。使南山法脉得以重兴。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尚有多种版本未曾亲见。如《行事钞》的敦煌写本则全未采用。弘一律师亦深以为憾。]因此是极为准确、完善的律典版本。

弘一法师当年由翩翩佳公子及名噪中华的名士。毅然皈依佛门。潜心修律。因他深感律法不明。佛教难以发展。他遍考中外律丛。勤学苦修。广事弘扬。每遇向他求教之人。总是让人潜心修律。严守戒规。他曾对拜他为师且后来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宽愿法师说过:“人生在世。有三大难得。一是中国难得。二是佛法难闻。三是良师难遇。”这其中的佛法难闻。即是做一个和尚并非穿袈裟就算是皈依佛门了。必须排除一切杂念。坚持戒律。勤学苦修。才能得道。才能超度众生。弘一律师曾对“南山律三大部”进行现代标注。即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圈点。对律宗的主要典籍做出校勘。做了整理。让我们现代的人能够非常方便来阅读。[《弘一法师:回望人生悲欣交集》。大公网·佛教。2013年5月15日。]

学诚大和尚16岁在福建莆田的广化寺剃度出家。依止圆拙老和尚修学佛法。圆拙老和尚曾亲近印光大师、弘一律师多年。可说学诚大和尚之法脉。乃是从弘一、印光经圆拙。一路传下。由此可知其对“律”之看重。及花如此大之心血和精力。重光佛教律典。在开示及各种访谈中多次提到佛教戒律重要性。[《学诚法师:当今很多出家人对佛教戒律不熟悉》。凤凰网·历史。2012年9月14日;《学诚法师谈戒律》。凤凰网·文化。2012年9月18日;《学诚法师:佛法中的成功学》。新浪佛学。2015年8月3日。等。]助力佛教道风建设之原因。

本系列丛书继承和吸收了弘一律师的点校成果。并基于费心收集的多种珍贵版本。对其修订的南山诸律典进行系统校勘。遂精益求精地订正了弘一律师未能发现的文字讹误。保证了文本的准确性与祖师的原意。比如《扶桑集释》。该书在弘一律师生前并未能最终完成。是由二埋法师完成整理并流通的。由于当时资料有限。许多引用文献未能经过详细校勘。遗留下诸多讹误处有待修订。本次将其中所用文献都一一尽力复核相关内容而详加订正。[学诚法师:《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序言》。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4页。] 为方便现代人阅读。丛书采用简体横排形式。并将原南山律典中较多的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等。转换为简体字。对有必要保留的古今字、通假字等。则有注释说明。这样研读起来甚为方便。又不失其严谨性。

科判是学习南山律的关键。

沈阳佛教新闻

弘一律师曾为南山律典做过详细科判。惜其形式所限。现在读来多有烦难之感。本套丛书既全面吸收了其整理成果。在内容上并以元照律师所作之科文加以复核。对照道宣律师原文加以修订。在形式上亦将科判的层级表示方式由“甲一”“乙一”等改为“1.1.2”“1.1.3.1.5”等。阿拉伯数字的表示方式能更直观体现文字在整体中的位置和相互间的层次关系。复杂的逻辑体系也因此而明朗易得。

世界佛教新闻

句读形式上。丛书采用现代标点制。这是在弘一律师对“三大部”所做的精良的圈点句读的基础上。依据现行国家规范等进行的转换。由此。复杂的句子读来便容易许多。逻辑关系也更为明晰。避免产生错读或歧解。

南山律文字古奥、义理精微。初学者一般常会有畏难感。而这一方面。又是本书的亮点之一。针对原著中不易理解的疑难之处。本书均有详尽注释。读者可由此逐步深入。在页脚中。还标注了八大部中所有引文的原文出处。不仅是研究南山律丰富的文献线索。更是对佛教知识做一大观的极佳索引。

所谓“化当世无如讲说。垂将来莫若著书”。南山律宗是汉传佛教唯一的戒律宗派。八大部戒律是南山律宗的根本典籍。也是三藏典籍之律藏的重要内容。是原始佛教的重要圣典。本丛书对南山律的全面提纲与细致校释。及简明利落的表现形式。为佛教界与学术界研究南山律学提供了必要的便利条件。使得道宣律师、元照律师、弘一律师等历代律师的宝藏重光。可以说。这套系列图书是当代佛教僧人对大藏经中的南山律典进行的首次全面点校整理。具有开创性意义。

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我国佛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为社会的经济、文化、公益慈善事业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在现代化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佛教界也出现了诸如借佛敛财、道风不正等的滥觞。尤其在现代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带来的快速和庞杂的信息传播下。常有关于佛教及僧人的一些吐槽、质疑、非议、八卦等蔓延弥散。甚至围绕一些特定事件产生大的舆论风暴。严重损害了佛教形象。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传播媒体的特性所致。但是不应忽视的是。其中也确实昭显了很多问题。“一些出家人信仰淡薄、戒律松弛、热衷名利。影响了佛教清誉。受到社会舆论诟病。对此不能麻木不仁、见怪不怪。而要警醒起来、严肃对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解决。”[王作安:“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年4月19日。]在新的时代。出家人的寺庙与外界几乎没有隔离。在这样的时空因缘条件下。如何巩固道心。不受侵袭。进而普度众生。对出家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佛法住世。需依戒而行。佛陀当年制戒的主要缘起和重要意趣。也是使僧团避免社会舆论的讥嫌。保持僧团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关系。只有持戒自律。方能不受侵染。整肃僧容。显佛威仪。使中国佛教更加健康地发展下去。续佛之慧命。

2013年。国家宗教局下发《关于2013年以“教风”为主题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风年”创建活动。即是对佛教中戒律推广的一大助力。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王作安局长又再次讲道:“历史经验表明。道风是佛教事业的生命线。关系到佛教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佛教的社会形象。关系到佛教积极作用的发挥。要坚持正知正见、正信正行。注重持戒修行。倡导研读佛典。组织讲经交流。维护佛教本色。树立佛教清净庄严的良好形象。……要秉持以戒为师的传统。着眼时代要求。梳理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戒律制度。作为评价新时代佛教界持戒守戒依据。”[王作安:“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年4月19日。]

学诚法师认为。“教风就是佛教的风貌、风气、风尚。是

厦门南普陀寺佛教新闻

佛教整体形象、气质、涵养的综合体现。……佛教的教义可以总结为戒、定、慧三学。与之对应。佛教的教风可以分为律风、道风和学风三个组成部分。三学与三风是内充外显的辩证关系。”[ 学诚法师:“在宗教界加强教风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2013年3月23日。]戒学内充。方可律风外显。“自古以来。华夏佛运与毗尼寿命密不可分。唯有律风不堕。佛法的弘扬才有坚实的基础和成功的希望。”[学诚法师:《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序言》。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2页。]由此可见。此经典之重光。实为续佛慧命之要举。而这。也是学诚大和尚整理此系列书的根本用意吧。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5/12/09572234449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古典重光,续佛慧命——学诚大和尚《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出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古典重光,续佛慧命——学诚大和尚《南山律典校释系列》出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835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