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四念处」四念处具体分析(上)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08-27 01: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四念处」四念处具体分析(上)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四念处」四念处具体分析(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四念处具体分析(上)

佛教有法门无数。其中有一项名叫“四念处”。其又称四念住。是佛教修持的入门方法。也是每个修行人都必须要学习掌握的法门。所谓四念处。就是对四种境界观察思维。安住心念。从而引发定慧的修道方式。

「四念处」四念处具体分析(上)
「四念处」四念处具体分析(上)

身念处

佛学常识佛是神吗

谓身念处。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观察自身和外身。认识到众生都是不净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修行最初的一步就是从观自己的内身开始的。为何我们常说要清净内心?其实就是和身念处有关。因为他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不干净的;然后观察外身。即他人的身体。这要从观死尸中去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与执著。佛陀说众生的分段生死是既可悲又可怜的。由不得我们。死后身子变坏。剩下白骨一堆与尘土同住。通过观察自身和外身。众生便可看到。众生的身体是由皮肤、毛发、爪甲、血肉、骨骼。五脏六腑组成的。没有一样是干净的。而且最终是会变坏的。是不值得我们贪爱与执著的。

受念处

所谓受念处。其主要目的是观察自己体内的六根与外物接触时产生的感受。这一步可以说是将我们修行进一步提高的法门。为何这样说?因为在佛教之中。修行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过程。例如我们只有在认识了身念处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受念处。认识到感受是从六根而来。会产生快乐或苦恼。还要感受到不苦不乐的情形。观察受的生起时。要

一分钟佛学基础常识

知道它是从耳朵来还是眼睛来。还要知道它是怎样灭掉的。接下来要保持一心住

佛学基础佛教常识四摄法

在受念处。一心观察它。慢慢地就会发觉有受皆苦。因为受

佛学基本常识与仪轨

源源不绝而来。我们身不由己。

阅读推荐:依止善知识有什么好处(上

如来法味佛学基础常识

)依止善知识有什么好处(中)依止善知识有什么好处(下)

原文出处:https://www.12ky.com/foxue/changshi/9899.html

以上是关于「四念处」四念处具体分析(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四念处」四念处具体分析(上);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53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